她是村里的一条小河,
是每个在村里生活的人
都会有记忆的“一条小河”,
河水清澈,河边长着芦苇和水草,
河里的鱼虾欢快的游来游去,
一到夏天,满耳是青蛙的叫声……
“现在天气还不是太冷,我们一家人吃好晚饭常到河边来散步,小河变漂亮了,水也干净了,就像走在公园里一样”,住在华亭镇毛桥村的村民笑着说道。冬日暖阳下,整治后的毛桥村西长泾如同一条缀满闪光宝石的飘带,显得静谧且美好。
整治前后对比
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,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按照“水岸联动、截污治污、沟通水系、调活水体、改善水质、修复生态”的治水思路,全区有序推进村级河道水环境整治,今年已完成村级河道整治300公里。
走访入户,倾听百姓呼声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老百姓对生态环境品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。在开展村级河道整治前,各街镇水务管理部门与各村委上门走访、入户调查,收集了不少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。“房子有些年头了,河道整治时希望加固一下驳岸”“我们这边农村污水没有完全收集”“这边出行不方便,可以造一座小桥吗?”“这条河道底泥淤积了,需要清淤”“河道里面太干净了没有水草,不利于鱼虾繁殖”……
其实,真正的治水“专家”就在我们的身边,那就是住在河道旁边的村民们,他们的感受是最真切的。经过上门走访、地毯式排摸,在区镇专业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,形成了整治“一河一方案”。
紧密筹划,集中开展整治
此次整治300公里村级河道,是历年来农村河道整治力度最大、范围最广的一次。在曹王村的长泾梢、周家套口施工现场,2个穿着雨衣裤的施工人员正站在河中,把漂浮的木桩聚堆运往打桩处,打桩机则沿着河道把木桩按压进坡岸。项目负责人介绍,“此次整治的河道大多是宅心河,离民宅的距离非常近,施工前都得用木桩对河岸进行加固,以免施工过程中影响房屋结构。”
针对不同河道、百姓的不同需求,此次整治内容包括河道疏浚、新建护岸、新建桥梁、新建步道、水系沟通、截污纳管、生态修复等等。在实际作业中会遇到许多问题,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,每周水务部门都会联合施工方进行现场办公,针对施工难点、老百姓的需求等及时调整施工方案。同时,尽可能地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,充分考虑村民诉求,既通河道也疏民心。
新建桥梁
新建步道
底泥疏浚
农村生活污水治理
水清岸绿,打造幸福河湖
经过几个月的施工,河道面貌焕然一新,河道宽了,景色好了,夕阳的照耀下,小河静静流淌,水面上倒映着余晖的光芒。作为提升村级河道整体面貌的重要实事工程,通过精准科学系统治理,结合周边环境特点,在河道整治中注重河道底、岸、坡、绿的融合,着力打造水清、岸绿、流畅、景美的水岸生活空间和水岸生态空间。
在改善河道水质、提升河道水活力、恢复河道自净能力的基础上,成为展示美丽乡村风貌的生态窗口,让老百姓更好的感受到家乡的环境、家乡的水,提升对家乡的喜爱与获得感。
阳泾河
范东泾
金家浜
钱家浜
西泾
坑塘
李家河
陆家浜
杨贞河
钱泾河
下阶段,嘉定区河道管理部门将继续牵住“河长制”这个牛鼻子,持续用力种好“责任田”,打好“组合拳”,落实河湖长效管理机制,压实河湖养护企业四项责任,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